发布时间:2020-4-14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016医患互信溢满屏

夜深了,和往常一样宁静。脑病康复科主任陈庆华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准备休息时,看到微信有人申请加好友,陈主任接收了申请,对方接连发来三条短信,待陈主任回复并询问对方姓名时,对方已显示不在朋友圈。这几条未见署名的短信,实在很难推定来自于哪一位患者哪一位家属,因为日常工作中,类似短信中描述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患者治疗过程中类似的不满情绪释放也是司空见惯。正如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知道光是什么样子;经历过寒冬,才知道废墟里开出的花有多美丽。我们就是这样一群让您见到光和希望的平凡人。
爱心铺就康复路

上图的背影是一对亲兄弟,右侧蹒跚走步的是60多岁的弟弟,入院时轮椅推入,偏身活动障碍,上下肢肌力2级,言语不清,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由左侧80岁的哥哥照顾。根据入院情况,经过详细的问诊和专科系统检查,科室为他制定出集“中药、针灸、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案,基础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基础治疗与传统中药完美结合,为病情的尽快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针灸组组长王艳艳,在了解病人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以“醒脑开窍”为治则,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针灸治疗方案;康复组徐金园组长和组员一起,通过系统评估,为老人制定专属康复计划,细化康复方案,记录老人从躺-坐-站-走的每一分进步;护理组为老人进行个体化护理和健康宣教,极大程度上帮老人解决了生活困难问题。经过20多天的协同作战,两位老人万分感激,携手出院。诸如此类的病例,每年数以千计。陈主任说,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无论多大,都有家人呵护;什么是知足?知足就是,愿以我所有,换和你并肩走。之于我们来说,什么是职责?职责就是,能以己之力,助您重展欢颜。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疫情爆发时,陈庆华主任带领脑病康复科团队迅速返岗,扛鼎逆行的她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科室疫情防控的重任,为科室医患的生命健康安全建立了一道牢固的“防火墙”。雷厉风行、严谨细致,是大家对陈主任的第一印象。陈庆华主任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围绕中医特色发力,让脑病康复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将康复科打造成全市最具特色的中医康复品牌,全市中医脑病质量控制中心挂靠我院脑病康复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慕名就医。

脑病康复科借助于多专一体化和针灸全科化共存的优势,形成了基础治疗组、传统针灸组和现代康复组三个治疗组共同推进的服务模式,让患者在治疗中充分获益,实现了中风患者“躺着进院,走着出院”,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脑病康复科主任陈庆华团结带领朝气蓬勃的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于思,敏于行,讷于言,潜心钻研中医经典,认真践行为民宗旨,努力为中风患者铺就一条康复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