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枣庄市中医医院) 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简介

发布时间:2023-1-9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3567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枣庄市中医医院)

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始建于1970年,作为山东省首批、枣庄市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枣庄市委市政府校地合作的共同推动下,于2014年10月挂牌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15年8月正式托管运行。2010年12月被山东省卫生厅、山东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2015年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省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19家“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医院”之一。2020年被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评为“人文创新医院”,同年11月在首届博鳌中医药国际发展论坛中荣获“中医药文化传播示范单位”,12月被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评为“党建引领下的抗击疫情先进单位”。2021年医院被山东省卫健委评为全省首批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医院新院区位于枣庄市经济、文化、行政中心,依山而建,占地131.5亩,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定编床位1000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绿色园林式、生态环保型现代化品牌中医综合医院。近年来,医院通过校地合作平台,借助北京中医药大学优势资源,重点加强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名医、名院、名校”的高层次合作与交流,展示出了强大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科教优势,已成为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龙头。现有博士、硕士生导师 11 余人,硕士以上及高级职称专家316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人; 山东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1 人;省名中医药专家 5 人;全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3 人;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指导老师9人、全省“西学中高端班”1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和“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各1人。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各类 急需紧缺人才101 人,柔性引进“泰山学者”毕宏生教授。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国医大师张大宁等35 位全国名老中医来院授徒57人,北京、上海等中医药名家千余人次定期坐诊讲学。

  医院拥有位于5A级景区的中医博物馆1处,中医博物馆的前身为开设于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的保寿堂,由书圣王羲之第53世孙、药学家王仲芳先生设立,既出售中药也坐堂接诊。原址重建后的博物馆为两层古典式建筑,总建筑面积800 平方米,总造价 600万元,于 2013年4月8日正式开放。全馆分为:中医药知识宣教区、中药炮制流程展示区、中药标本区、中医药产品文化经营区、中医养生体验区、文化创作区等功能区域。通过文化展示、服务游客和丰富业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管理。博物馆现全年开放,年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成为了宣传中医、联系中外的一张金字“名片”。

  医院积极发挥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医院“一堂”健康文化大讲堂、“二馆”古城中医药博物馆和新城院史馆、“三廊”中医文化宣传展示廊、中医历史文化长廊及中医知识展示廊,集中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特色样板,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要素。在医院二期项目规划建设中的中医文化展示馆、中医文化长廊、中医药国际培训中心、科研教学楼将为医院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功能支撑,同时在针灸、康复、治未病、体检等科室搬迁使用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设立中医药健康养生体验区,凸显中医药文化内涵特色,形成区域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主阵地。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