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老年朋友们,非法集资套路多,这些“坑”要当心!

发布时间:2023-6-20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854

随着老年人手上闲钱的增加,老年人已逐渐成为非法集资诈骗的主要对象。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640


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表现形式

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名义,以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资。

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非法集资。

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非法集资。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

以宣称“以房养老”为名非法集资。一些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骗子的常用套路

“小恩小惠”。为了将老年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起来,骗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送鸡蛋、面粉、油等低价小礼品。老人们一生勤俭节约,一听到有免费的福利,总是容易占小便宜,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聚集起来。“打感情牌”。很多老人常年独居,给了骗子上门行骗的机会。老人一个电话,骗子直接上门,陪老人聊天、买东西、甚至给老人举行生日会......在这样的温情攻势下,很多老人会对骗子毫无防备。

在与老人的相处中,骗子很快就能了解到老人的性格特点、财产状况、子女工作、家庭关系等等。这些信息都关系到骗子如何开展“行诈计划”,计划包括与老人的聊天话题、老人作出不同情况的回应后,又该如何应答等等……“门面包装”。骗子们另一个行骗的手段就是包装自己,做好门面:如成立公司、租用豪华写字楼、准备挂满墙面的荣誉证书、招募热情的工作人员。简直比正规公司还正规!为了增加可信度,骗子还会拿出各种“背书”,从电视台到政府领导,从大学教授到资深专家,当地相关部门公章和红头文件也往往是伪造的。“收割韭菜”。“高回报、无风险”永远是骗子们最有力的“武器”。90%、40%的年回报率在非法集资骗局中屡见不鲜。甚至有的非法集资项目,年回报率高达1095%!相当于你年初投1万元,年末就能获得近11万元的回报,如果是真的,这让人如何不心动?目前银行储蓄利息和正规理财产品中,年回报率一般都不会高于4—6%,高于这个比率,产品的风险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了。此时,一旦踏进骗子的局,老人们就成了待割的韭菜。“拉人头”。为了扩大集资的规模,骗子们通常会在前期给参与的老人一些“甜头”,比如投资的分红等……这样老人才更相信投资的真实性,并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若是老人成功拉到亲友加入,骗子们还会以“返利”“分红”等形式给予高额奖励。这样入坑的老人越来越多,集资的金额越滚越大,更多的家庭因此支离破碎。

防范非法集资的“三要、三不要”

一要理性,不要侥幸。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二要稳健,不要冒险。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投一次就血本无归。三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