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强调春夏要顺应阳气升发和万物生长以养阳,使阳气充沛,为秋冬养阴奠定基础;秋冬则应顺应万物收藏以养阴,固护阴精,确保春夏生发阳气有备。人体内阳气由春入夏逐渐生发,进入三伏天阳盛达到极点,人体阳气外浮,而体内阳气亏虚,使用温热之法来补阳气,以阳克寒,可调节脏腑阴阳,治疗疾病。
从阴阳消长变化看,夏至日为阳极之日,夏至以后阴气渐生,阳气渐衰,但是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汗孔多开,全身经络亦最为通畅,此时贴三伏贴药效最易被皮肤吸收,做三伏灸更容易出灸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院灸疗中心专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三伏灸的方案:
一、热敏灸,又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热敏灸的十大灸感:透热、扩热、传热、喜热、非热觉(痛、麻、蚁行感)、肢端热、身烘热、面红颊赤额汗出、胃肠蠕动反应、皮肤扩散性潮红等。
适应症:1.疼痛类疾病:老寒腿、反复性腰痛;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3.皮肤病:反复湿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二、脐灸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适应症:1.消化系统疾病:儿童反复腹痛、儿童饮食不规律、儿童体弱易外感、慢性胃炎、慢性肠炎;2.妇科疾病: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规律;3.男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4.慢性肾病综合征;5.放疗、化疗术后乏力。
三、督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的一种特殊艾灸方法,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通过督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从而发挥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能。
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腰痛、颈椎病、脊柱侧弯、老年性骨质疏松,怕冷、神疲乏力等亚健康状态者,督灸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以上灸法禁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孕妇、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对艾过敏者、醉酒、过饥、过饱者等禁灸。
灸后注意事项:1.灸后感轻微头晕,休息片刻起床穿衣。2.灸后半小时内忌饮水,3天内清淡饮食。3.灸后不能立即开车,不能着冷风,不能淋雨。4.若灸后出现发泡现象,轻者可自行吸收,重者可来医院酌情处理。素体虚弱、怕凉怕冷、易感冒、易疲劳、易过敏等亚健康状态者,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建议三伏天艾灸以保健、预防疾病。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抓住伏天调理身体,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