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由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天夜晚最长,白昼最短。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但全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九尽桃花开”,八十一天后,寒气已尽,春暖花开。节气养生
冬至后,全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这个时候养生要在“藏”字上下功夫,要注意收敛神气,防止过度开泄,保持肺气清肃。人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室内要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保持畅达乐观,适当进行锻炼。同时,冬至前后人们的脾胃普遍偏弱,吃一些清淡面食可减轻胃肠道负担,起到温养脾胃的作用。
节气话廉
冬至阳生春可期,清廉自守扬正气。冬至时节代表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刻到来。而对于全院干部职工来说,冬至不仅要面临严寒的考验,更意味着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时间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越是艰难繁重越要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底线,绝不能有“搞动摇、开口子”“歇歇脚、喘口气”的念头和倾向,廉洁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应当敢于在冬至时节,立下全年圆满收官的“冬志”,努力以奋斗之火、廉洁之心驱散严寒,迎来万象更新的“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