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由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正处三九、四九时段。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它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
节气养生
大寒正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饮食起居应随之“转轨”。在这个时候,养生的重点是防寒保暖、滋阴润燥和适当进补。情绪方面: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饮食方面: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因此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抵御肾水,滋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阴阳平衡。节气话廉
大寒至,冬将尽,春渐始。大寒连着年,“年关”就是“廉关”“节点”就是“考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绷紧纪律之弦,无论是在岁末年初的人情往来中,还是在工作收尾的关键时期,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当洁以修身、廉以养德,让廉洁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坚守,是对自己和人民的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如大寒过后迎来新春一般,让廉洁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带来清正、和谐的社会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