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是一种疾病,而且是一种群体灾难性事件,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心理压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住院治疗出院后,虽然症状和核酸抗体等指标均符合出院标准,但会在一段时间内以某些症状持续存在,如自感虚弱、心慌胸闷、食欲不佳、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出院后的居家康复,可以更好促进患者生理康复和心理健康,以便尽早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枣庄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防控组组长,新冠感染中医医疗队队长,主任医师陈庆华,联合防控组和医疗队部分专家,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试行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及中国康复医学会《新型冠状肺炎康复治疗方案》,共同为出院患者设计了一套简便易行的居家型中医康复方案,让患者在家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改善肺功能、由弱到强提高体能、潜移默化重建健康心理的康复目标。
一.中药内服
资料显示,新型冠狀肺炎患者出院后,多数仍存在倦怠乏力、纳差食少、活动后胸闷等相关症状,按照中医辨证属于余邪未尽,正气亏虚,出院后用中医药辅助巩固治疗效果,可以缓解和减轻肺纤维化及肺间质改变,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康复及日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出院后患者按症状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型:
(一)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
(二)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推荐处方:南北沙参各10g、麦冬15g、西洋参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先煎)、淡竹叶10g、桑叶10g、芦根15g、丹参15g、生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二.身心调节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调节对患者康复的作用。合理的调节方式,不但能舒缓负性情绪,振奋人的精神,还可以使人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从而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及不舒适的回忆,达到心情愉悦,情绪稳定,心定神安的效果。
(一)音乐疗法 如《云水禅心》、《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以及班得瑞的《初雪》等,能够舒缓负性情绪,从而使机体保持平衡与稳定。
(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既可以缓解心情紧张,又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操作方法:患者处于坐位或站立位;鼻吸口呼,吸气时,双手掌心向内并将双上肢外展到最大,呼气时掌心向外,双手缓慢放下;10次/组,2组/天。
三.传统功夫:
中医传统功法极为注重“神形相合,气寓其中”,配合气息调理,以达“全身放松, 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之目的。
(一)八段锦: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功夫,其运动强度适中,是典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亦可增加肌肉力量。练习时间10~15 分钟左右,建议每天1~2次。
(二)太极拳
太极拳是把拳术、导引术和吐纳术结合起来,使动作、心静、呼吸三者密切结合,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推荐每日1次,每次30~50分钟为宜。
进行功法康复时,动作应柔缓,运动能耗从相对较小的方式开始,根据患者体能状态选择适合的功法,循序渐进地展开肢体及呼吸功能锻炼,促使脏腑功能尽快恢复正常,以达到除邪务尽、邪尽病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