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精读本草 辨识中药——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游园识药带教纪实

发布时间:2019-9-3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706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临床常用名方二至丸的主药,在霜降后、冬至前后采摘;成熟的果实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本品生清熟补,其性凉、味甘苦,临床药用需酒蒸炮制,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骨蒸潮热等症”。这是药学部张洪冰博士给在院实习医师上的一堂生动的游园识药实践课。

微信图片_20190903081912.jpg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设施一流,技术先进,在优化院区环境方面也下了功夫,主楼周边种植了大量绿化观赏植物和牡丹、芍药、合欢、皂角、虎杖等70多种药用植物。为激发学生辨识中药的兴趣,提高正确应用中药的能力,科教部因地制宜开展“读本草、识中药、悟药性、懂用药”活动,2019830日组织了这次游园识药活动,讲解药用植物的识别要点、药材性状、炮制方法和临床应用。

微信图片_20190903081912.jpg

通过张博士生动细致的讲解,学生们纷纷表示这种教学方式直观、生动、新颖、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感受。通过现场教学,了解了中药饮片从种植到采收加工炮制的全过程,认识原植物和药材鉴别特征以及加工炮制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对中药学习的兴趣和对祖国医药学的热爱,也希望医院多组织这样生动的教学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903081904.jpg

副院长王本鹏表示,此次游园识药实景教学是我院教学上的一个创新,将作为特色课程进一步优化,今后科教部也将探索更丰富生动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利用医院现有的资源,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实用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