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病因
(一)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一般认为出诊前后5天均为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患者咳嗽、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间接传播很少。
(三)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为10~14天。本病典型经过分三期。
(一)前驱期:又称出诊前驱期,持续2~4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续7~8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浮肿。咳嗽逐日加重。少数病人大病初1~2天灾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称为前驱疹。此时在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亦可见到红色斑点,出疹期才消退。
(二)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及四肢,待手脚心见疹时,则为“出齐“或”出透“。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为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肤色,皮疹后透出转为暗棕色。病情严重时,皮疹可突然隐退。
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体温高达40摄氏度,精神萎靡,嗜睡,有时候抽搐。面部浮肿,皮疹,眼分泌物增多,皮疹粘连眼睑不易睁开,流脓涕,上述表现之面貌称为麻疹面容。
(三)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精神食欲好转,呼吸道炎症迅速减轻,皮疹按出诊顺序消退并留有糠麸样细小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以躯干为多,1~2周消退。若无并发症的典型麻疹全程10~14天。
治疗
(一)一般治疗及护理
1.呼吸道隔离,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患者应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延长5天。
2.保持室内温度及空气流通,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水分要充足:保持皮肤及眼,鼻,口,耳的清洁,用温热水洗脸,生理盐水漱口:用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保护眼睛,防止继发感染。
(二)对症治疗
(三)并发症治疗
1.肺炎。
2.喉炎。
3.心血管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