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痔疮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3-2-28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2557

痔是常见的、发病率很高的肛肠疾病,俗话说:“十人九痔”就是这个道理。1979年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人群的抽样调查发现,我国人群中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其中痔占87.25%。也就是说,痔的发病率约为51%,虽未到“十人九痔”的程度,但也达到了“十人五痔”的程度。

那么什么是痔呢?老百姓一般把肛门直肠部位发生的病变都称为痔。而医学上狭义的痔是指是人体肛管皮肤下和直肠末端黏膜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增生而形成的软的静脉团,或者是肛缘皮肤增生或皮下静脉产生血栓而形成的肿块。目前认为痔是肛管直肠的血管性衬垫,因其支持组织损伤等原因而发生松驰向下移位形成的。

痔疮常见的症状主要有:

1.便血无痛性便血,血色鲜红是内痔的特点,如长期反复出血,量多者可出现射血、滴血,甚至导致贫血,量少者仅在大便后手纸带血。

2.痔核脱出:内痔后期,往往伴有痔核脱出。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脱出物少,便后能自行回纳。症状较重者。脱出后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回纳。症状更甚者,除排便时脱出外,每用力、行走、咳嗽等。亦能引起脱出,脱出物多,不能自行回纳。脱出的痔核极易感染,每因炎症、水肿、疼痛而发生嵌顿,以致复位困难。

3.肿胀疼痛:一般发生于肛缘的痔核发炎或肛内的痔核脱出嵌顿时。

4.肛门坠胀或排便困难。引起肛门坠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肿大的痔核对直肠粘膜的刺激或痔粘膜表面的炎症所致。

5.粘液流出、肛门潮湿或搔痒:中、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驰,常有肠腔内分泌物自肛门内流出,轻者排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可自然流出,特别是在久站后或劳累后更为明显。另外内痔脱出时分泌物直接流在肛周。粘液流出后可导致肛门部潮湿或搔痒不适。

现代医学根据痔的发生部位一般将痔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大类。

内痔位于齿线以上,由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和曲张而形成,呈球状或半球形突起,初起及轻者不脱出肛门外,中、晚期或重者可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肛内。内痔的症状主要为出血和脱出。国内根据痔疮的脱出和出血情况,将痔分为三期,将有便血症状而脱出症状的内痔称为一期内痔;内痔脱出后可以自行回纳者称为二期内痔;把内痔脱出后需用手托回纳方能回纳肛内者称为三期内痔。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皮肤皱襞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或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将外痔分为四类:(1)结缔组织外痔。又称皮赘外痔、赘皮痔。(2)静脉曲张性外痔。(3)炎性外痔。(4)血栓性外痔。

混合痔是指肛门内外都有痔核,并且相连续,成为一整体的情况。因此可同时有内痔与外痔的两种特征。

痔的诊断以及与直肠癌的鉴别要点

痔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病史、症状、检查即可作出明确论断。有时甚至仅根据症状一项即可作出明确诊断。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往往只能根据体征作出诊断。但需要与肛裂、直肠脱垂、肛管直肠癌相鉴别。特别是不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误诊都是因为把癌症当作痔疮来看的缘故,因此一定要注意鉴别。比较简单的鉴别方法是比较血色,痔出血的血色一般是鲜红的,而癌症的血色多紫暗或如酱红色。

在选择痔的治疗方法要遵守如下的原则:(1)治疗重点应放在消除症状上,而不是痔核本身。痔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时可以不治疗,有症状者治疗后只要症状与体征消失,即达到治疗目的。(2)治疗时应先采用非手术疗法,如无效再考虑采用手术疗法。

按照痔的治疗原则,对各期内痔均可先进行药物、注射治疗等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无效或疗效不理想时再采用手术治疗。

在治疗痔疮时,中成药因有效、经济而较常用。常用内服中成药有槐角丸、化痔丸、痔宁片、防风通圣丸、麻仁丸、苁蓉通便口服液、莫家清宁丸、补中益气丸、十灰丸、痔疮止血颗粒、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因此,选用中成药治疗必须辩证。一般内、外痔可选用具有清热凉血、利湿消肿、止痛止血的槐角丸、化痔丸、痔宁片、六味消痔片等药;以便血为主者可加用十灰丸或单用痔疮止血颗粒;便血色淡伴头昏、心悸、乏力者可加用归脾丸;贫血者选用十全大补丸;有便秘者常加用麻仁丸、莫家清宁丸等。

另外,采用中药坐浴、外敷、药膏或栓剂塞入肛内都有一定的疗效。

坐浴时一般将加水2000ml左右煎水1500毫升,过滤去渣后待药液温度降至37℃~40℃时,将肛门浸泡于药液中,坐浴15~20分钟。患者在家中也可用洁身纯、皮肤康洗液适量加温水坐浴,或用适量PP粉泡水坐浴。坐浴法可用于各种痔核和痔手术后的创面清洗和治疗,对肛门肿胀、疼痛有较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马应龙痔疮膏、九华痔疮膏等,既可外涂在肛门周围的外痔上,也可通过附带的接头注入到肛门内。

常用的栓剂如麝香消痔栓、九华痔疮栓、消炎痛栓、洗必泰栓等有较好的止痛、止血、消炎作用,可用于内痔出血、肛门坠胀、痔手术后。

在临床上,这些内服药和外用药往往配合使用,如每次排便后先坐浴,再在肛门内放入栓剂或注入痔疮膏,肛门创面外敷药物。

药物疗法对改善痔的症状尤其是初期内痔和二期内痔(早期)的出血和肛门坠胀等症状疗效相对较好。有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后,加上注意保持排便通畅和饮食调节,以后痔的症状甚至不再出现。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痔疮需要手术治疗呢?一般来说,痔核经常脱出,尤其是需手托才能送回到肛内的患者,不易通过内服药物改善症状,一般必须通过手术,才能较彻底地消除症状。痔疮手术的基本方法是将内痔结扎后切除,将外痔剥离切除。手术治疗一般较其他疗法的疗效要好,治疗较彻底,笔者认为是严重痔疮的最好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