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秋意渐浓,中医养生认为天人合一,外界阴气重了,人体的阳气便容易出现不足,就会出现怕冷、腰背发凉等阳虚症状,另一方面,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随之变弱,一些夏季阳气旺盛时不容易发作的慢性病就会“卷土重来”。所以,秋季养生强调适当补充机体阳气也十分重要,艾灸疗法,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秋季是艾灸的好时节。艾灸疗法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
对于容易感冒而且颈椎不舒服的人来说,常灸大椎穴能有效调理改善这些病症。其实不仅仅对这些病症有很好的效果,它还是一个督脉三阳交汇之处,也可以称之为“督阳之海”,秋季艾灸常灸此穴位,就能从根源上调理肺功能,也能对秋季缺少的阳气有一个补充的效果。
秋季艾灸需要解决的就是肺和脾的问题,太白穴就是脾经的原穴,在源头上艾灸此穴位,对于脾来说,可以起来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脾经也是主气血,秋季人容易出现蜡黄的现象就是因为人体的脾气虚弱,所以对于爱美的人来说,太白穴是一个不可缺失的穴位。
关元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在养生方面来说,“足三里”是大哥,“关元”就是老二了,作为一个如此重要的养生大穴,对于脾和肺来说也是有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秋季艾灸多灸关元穴,能有效防止秋风的寒气来袭,四肢气血充盈、温热通达。
足三里是养生第一大穴,其实不管是哪个季节,足三里都是首选的艾灸养生大穴,秋季气血容易不足,而且秋风的寒气容易入侵人体,再加上秋季容易造成人体的阳气供应不足,俗话说: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秋季多艾灸足三里,补充人体的气血,驱散人体内的寒气,补充身体内的阳气。
气海穴是位于人体的神阙穴下方,也就是肚脐眼的下方。从中医学上讲,它是一个调和阴阳、固本培元、补气益血的穴位,从穴位上讲,它是正处于人体两肾之间的,而肾对于人体来讲,是一个消化系统与排泄系统的中转站。对于秋季艾灸来讲,气海穴是一个能平衡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