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6日--3月12日是第15个
“世界青光眼周”。
它的设立旨在增加公众对青光眼的关注,
让更多的人认识青光眼,
通过筛查早期发现,
进而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及时干预,
从而避免造成视功能损害。
今年“世界青光眼周”的主题是
“重视青光眼随访,防止视功能损伤”。
科普知识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由于病理性的眼压增高,超过视神经的耐受能力,造成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以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眼压在10mmHg~21mmHg之间。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其造成的视力丧失是不可逆的。我国是青光眼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的人患有青光眼。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病人数达2100万,其中致盲的人数达567万。
青光眼的分类
根据发病的机制,青光眼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开角型青光眼没什么显著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视野渐渐缩小,看灯光出现虹视,走路容易磕磕碰碰撞到人。
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可能会头痛眼痛,恶心想吐。青光眼经常慢慢地开始,直到它导致严重、无法弥补的伤害前,都完全没有症状。比如视野缺损的产生具有隐匿性和渐进性,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没有特异性,不易发觉,一旦发现视力下降而就诊时,往往已是病程晚期,视野缺损严重,且不可恢复。
青光眼的好发人群?
1、有青光眼家族史,尤其是一级近亲的患者;
2、40岁或以上的远视眼患者;
3、高度近视眼、糖尿病和某些主要导致微循环障碍疾病的患者;
4、精神心理压力较大,负面情绪频繁发生且剧烈变化又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可能引起眼压波动大,甚至视神经缺血缺氧从而诱发青光眼。
青光眼如何预防?
1、有青光眼家族遗传史的,需要定期眼科检查眼压、裂隙灯检查和视野检查,定期随访。
2、年龄上了40岁、高度近视患者、远视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随访、控制血糖。
3、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少动怒,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4、避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防止疲劳。尽量少在昏暗光线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5、杜绝“暴饮” 。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应该少量多次饮水。同时要避免治疗中静脉补液过多过快,尤其是全麻手术中与身体丢失量不符合的补液措施,这可能诱发青光眼的发生或者病情发作。
6、如果老年人有明显的白内障,遵医嘱尽早行白内障手术,以免继发性青光眼的发作。
7、不能常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激素类滴眼液,长期使用会造成激素性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免费筛查活动
2022年世界青光眼周,为响应“重视青光眼随访,防止视功能损伤”的主题,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眼科特推出青光眼患者免费筛查活动,青光眼患者到院仅需挂号费(普通挂号费6元、专家挂号费11元)即可享受青光眼免费筛查,预防青光眼致盲,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眼底变化很重要,让我们一起关注青光眼,守护眼健康!
活动时间:3月8日至3月12日
免费筛查: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项目、眼底照相
活动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三楼眼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