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高铁上的一次急救

发布时间:2023-3-31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2705

“各位旅客你们好,请医生专业的乘客尽快到3号车厢,有乘客突发身体不适,需要医生救助!......”听到广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枣庄医院脑病康复科主任陈庆华和外二科刘彬、门诊部张靖两位同事以最快的速度,从8号车厢跑到3号车厢,紧急实施了一场高铁上的救治。——这是3月30日下午,我院的医护工作者,结束了赴潍坊参观学习,在返回枣庄的G1076次列车上,经历的一次抢救。

微信图片_20230822170429

当陈庆华和同车厢的同事跑到3车厢,附近车厢的同事已经到达患病乘客身边,乘客身边围了很多热心乘客,陈主任拨开人群,观察到患者消瘦病容,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双目紧闭,双手紧握,抽搦状态,脉搏微弱,110多次/分,神志尚清但语声低微,用手触摸乘客颈部,发现脖颈及躯干部贴身衣物已被汗水浸透,职业经验让陈主任立即想到可能是低血糖反应,简短的询问,乘客虚弱地回应说中午没有进餐——这印证了低血糖休克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230822170432

时间就是生命,在疾驰的高铁上,不具备急测血压血糖和紧急输液的条件,但低血糖休克如果不及时救治,极有可能导致乘客昏迷甚至不可逆的脑损害!陈庆华立即让乘务员将乘客的座椅调节至后仰位,以减轻脑部缺血缺氧,并将乘务员手中的糖果、果汁喂进乘客口中,三分钟后,患者精神状态逐渐好转。看到乘客症状缓解了,听见乘务员联系了下一站医院的120紧急接站,周围的乘客轻轻舒了口气。

微信图片_20230822170434

乘客转危为安,陈主任和同事们并没有立即离开,她留在乘客身边,继续观察,直到列车停靠在下一站,将乘客安全交给站台等候的当地120,才放心地回到8号车厢。

在不具备急诊、急救设备的场所,对于突发急危重症患者,医生能对病情做出快速的判断并实施有效的救治措施,是挽救生命、防止继发损伤的关键,也是考验和检验医生临床经验和救治能力的方式方法。我院的一群医护工作者,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患者身边,以最短的时间对病情做出判断,以简便的方法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以最强的责任心将生命的接力棒交给前来接站的120同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