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患者宋大爷给肾病科送来一面锦旗,患者连声道谢,表示对肾病科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和肯定。患者由衷的说:我以为肌酐高就发展下去等着透析了,整天焦虑烦躁,害怕肌酐升高,吃不香睡不好,甚至都绝望等透析了,没想到通过你们的治疗,肌酐都降至正常了,尿蛋白也转阴了,心情好了,精神也好了,十分感谢你们,给我了很大的希望,我对肾衰竭的恐惧和疑虑,被你们中医中药的治疗都打消了,以后我的病就交给你们了。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患者宋大爷,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多年的基础病史,致使肾功能异常,肌酐升高,今年三月份在肾病科住院治疗,检查肾功显示肌酐约130umol/L,肾病科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予以肾衰一体化治疗,中医治疗予以中药汤药口服配合中药灌肠、中药塌渍和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出院后坚持中药汤药调理,本月复查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围,患者病情改善,疗效显著,为此宋大爷特地送来了锦旗。患者的诉求是我们最大的目标,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最好最有效的“中医药绿色治疗”。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功能减退,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系统受累等严重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反复尿路感染等疾病,均可导致肾脏损害,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在10.8%,据此推算,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肾脏病不容忽视,早发现,早治疗。
中医药防止肾病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延缓肾衰竭进展,经证实具有明确疗效,且有方便简捷、价格低廉等优势,可以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服务,为肾病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我院肾病科在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衰竭领域制定了其特有的诊疗常规及中医特色疗法。开展了中药口服、中药灌肠、结肠透析、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等中医疗法。下面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普及,希望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提供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促进患者改善病症。
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口服: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标本兼治,中药处方因人因病而异。肾病科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著名中医肾病专家的定时坐诊及查房,还有张大宁国医大师的经典传承。肾病科医师会根据慢性肾衰竭进行分期治疗,予以通腑泄浊、益肾通络、益气扶正、健脾补肾等多种治法,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脏供血情况,促进毒素排泄。中成药主要包括肾衰宁片、尿毒清颗粒、金水宝、百令胶囊等。有益肾、活血、通腑泄浊的功效;能辅助阻止慢性肾衰的进展。
中药直肠滴入疗法:
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结肠内和肠粘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建立起“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的治疗系统,从而达到“非透析疗法”治疗肾衰的目的。
埋针治疗:
穴位上埋针,起到穴位按摩的作用,能补肾壮腰、活血通络、健脾和胃等作用,根据病情需要,埋针于什么穴位就作用于相应的器官。浅刺,不达深层,安全无痛。长时间留针,持续刺激。
隔物灸法、脐灸、督灸:
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慢性肾衰本虚标实,肾虚为本,血瘀、寒凝、湿热等为标,通过艾灸能达到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
中药塌渍治疗:
中药塌渍治疗是通过中药粉碎加热外敷,辅以蜡疗局部热疗扩张毛细血管,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既可以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又能增强局部代谢,达到缓解疼痛、活血通络的目的;安全有效、适应症广。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通过对流运转作用以及离子导入作用,借助局部穴位刺激、药物渗透,达到治疗目的。可以改善其残余肾单位的血流动力学,抑制肾小球硬化的进展,而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