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常说,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中药入茶、以药为茶由来已久,起于唐,盛于宋,兴于宫廷,流于民间,俗称“代茶饮”。代茶饮并非药材“杂烩”,当前,奶茶、咖啡等饮品盛行,代茶饮同样广受青睐。药茶寓养生于其中,口感良好,安全便捷。而且融入了中医药学的精髓,能够针对性地调理身体机能,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我院中医专家把握中医辨证养护的原则,依据中医辨证理论进行药味搭配,因人制宜,因体质调配代茶饮配方,推出祛湿降脂茶、解酒养肝饮、乌梅汤等一系列“代茶饮”,总有一款适合您!
(一)祛湿降脂茶
功效:健脾利湿、活血通络
组成:丹参、山楂等。
适宜人群:三高人群,脂肪肝以及有减肥需求者。
(二)解酒养肝饮
功效:活血养肝、醒脾和胃。
组成:丹参、葛花、山楂等。
适宜人群:适合长期饮酒及喜欢喝酒的人群,也适合于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等人群。
(三)黄芪丹参饮
功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组成:黄芪、丹参等。
适宜人群: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四)乌梅汤
功效:健脾开胃、养阴生津。
组成:乌梅、陈皮、玫瑰花等。
适宜人群:夏季出汗多、胃口欠佳者,也适合性情急躁、饮食油腻者。
(五)利咽饮
功效:清热生津、利咽解毒
组成:沙参、麦冬、石斛等。
适宜人群:适用于长期用嗓过度及吸烟者,也适用于有咽干、咽痒等人群。
(六)明目饮
功效:滋阴活血,清肝明目。
组成:菊花、麦冬等。
适宜人群:适用于高强度用眼族,学生、电脑、手机使用者、屏幕一族。
药茶种类不同,功效有所差异。花、叶类质地轻,冲泡后有效成分易于析出,大多有解表理气功效;花叶“轻浮”,每次用3~5g即可,冲泡1~2次后味道减淡,可重新冲泡。根茎类药茶,质地偏重,多有补益功效;每次用6~10g,适合多次冲泡,全天饮服,至晚间可以将泡软的药材嚼服,以助疗效。制备一份代茶饮,“有水有杯”即可,方法以冲泡和煎煮两种为主。冲泡或煎煮前将药材过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尘土;轻薄量小的药茶直接用玻璃杯、搪瓷杯、紫砂杯或不锈钢茶杯开水冲泡,10~20分钟即可饮用,避免用塑料杯。质地偏重的药茶,可放入宽口保温杯,开水浸泡后加盖闷至2~3小时以上温服;也可用小砂锅、电子养生壶或不锈钢锅加水煎煮,武火煮沸后转小火15~20分钟即可,避免用铁锅和铝锅。代茶饮温服为宜,饮用时间无严格要求,常规饮用量400~500ml/天,因体质和病情需要可酌情增加在1000ml以内。温馨提示,部分易碎有渣的药茶,可放入棉纸泡茶袋,避免碎渣刺激咽喉引起呛咳;可酌情加入冰糖或蜂蜜作调味饮服。
人生如茶,浓淡相宜
良药缓疾,良“茶”养身
闻其香,品其味,得其润
岂一杯能止……
注意事项:代茶饮明目繁多,要分清自己的体质情况,所有的茶饮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还需要有规律的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时,顺应自然。
中药代茶饮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枣庄医院各科室开具。
医生会根据您的体质开具适合的健康代茶饮,让您喝出健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