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以药喻廉︱附子·回阳救逆助廉洁

发布时间:2024-8-20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602

附子·回阳救逆助廉洁


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乌头与附子同根”,即附子实为附于乌头(母根)生长的子根,因而得名附子。附子为“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但具有一定毒性,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四逆汤”以附子搭配干姜和甘草,不仅使附子回阳救逆功效增强,配伍甘草还可缓解附子之毒性,可谓一箭双雕。


☆附子的性味、归经、功能及主治


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亡阳虚拖,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廉洁寓意


权利的“双刃剑”附子具有“毒”和“药”两重属性,生附子具有较强毒性,通过炮制、药味配伍缓解毒性的同时最大发挥其回阳救逆之效。正如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这把“双刃剑”,权力在使用前也需要“炮制”,只有经过“炮制”,祛除欲念,正确对待和运用权力,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为公为民则利;否则,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公权私用,为私为己则害。


☆廉洁提醒


不畏艰难  务实前行以敬畏之心行廉洁之道。权若附子,上可为救人药,下可为害人毒。如何正确对待和运用权力,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弱、品德好坏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清权力的双重特性,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知戒惧,守底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到秉公用权不逾矩,才能行稳致远。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