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梁继荣工作室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发布时间:2023-1-30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998

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凌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2年

就诊日期:2023.01.17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小满前

 

主诉:阵发性胸闷痛1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于1年因劳累而突发心前区绞痛,大汗淋漓,放射至背部,历时几分钟,休息后缓解,同时伴胸闷,气短,在附近医院就诊,血压150/90毫米汞柱,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长效消心痛等药物治疗,胸痛缓解,近半月又因劳累胸痛复发,且较前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欠佳而求中医诊治。现患者劳则胸痛,胸闷、气短,形寒肢冷,纳眠尚可,二便尚调,舌暗有瘀点,苔白腻,脉迟紧。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4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0bpm,律齐,未闻及病理性瓣膜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V1-V4ST-T改变。

          心脏超声:左房稍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LVEF60%.

 

中医诊断:胸痹

证候诊断:胸阳不振,痰浊痹阻

西医诊断:1.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2.高血压病。

治    法:通阳宣痹,化痰祛淤

 

处    方:瓜蒌15g,薤白12g, 半夏12g,厚朴15g,苡仁12g,丹参15g,赤芍15g,川芎15g,红参6g, 地龙12g,泽泻10g,枳壳9g,郁金10g. 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上方7剂,患者自觉精神转佳,心绞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仍感胸闷、气短、形寒肢冷。舌质暗,苔白腻,脉迟紧。守前法通阳宣痹,化痰祛淤,原方加黄芪30g,桂枝12g,桔梗10 g,干姜10 g以益气助阳,散结化痰。

 

心得体会:胸痹总体上应把握其基本病机是上焦阳虚,阴邪上乘, 邪正相博而成,即仲景所述“阳微阴弦”。 治疗上应辨其本虚标实孰轻孰重之不同,偏实者多阴寒痰浊偏深盛,偏虚者多心胸阳气大伤。本患者开始曾考虑给制附子9g以通阳宣痹,但与半夏相反,考虑半夏是温化寒痰的要药,故改制附子为红参,后加黄芪、桂枝、桔梗、干姜益气助阳,散结化痰。临床疗效可。

                                                   签 名:孙洪然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