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夏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5年
就诊日期:2023.01.3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小寒前
主诉:反复头晕10余年,再发1周。
现病史:近十年来反复出现发作性眩晕,每因劳累或情志因素而诱发,甚时天旋地转,持续时间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反复测血压均升高,最高达200/100mmhg,平时口服“赖诺普利胶囊”,血压控制欠佳。近1周来因饮酒后上证复发,伴胸闷呕恶,口干不欲饮,纳眠欠佳,小便频,大便可,舌淡苔白滑,脉小滑。
既往史:既往有脂肪肝、高脂血症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7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bpm,律齐,未闻及病理性瓣膜杂音。神经系统查体: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协调,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CT:脑萎缩。
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
中医诊断:眩晕
证候诊断:痰湿中阻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治 法:温阳健脾、祛痰熄风
处 方:制半夏9克,生白术9克,天麻12克,钩藤(后下)12克,茯苓9克,白芍9克,川芎6克,陈皮6克,干姜6克。水煎服,日一剂。
复诊:一周复诊,眩晕减轻,无视物旋转,胸闷已舒,无呕恶。纳眠好转,舌淡苔白,脉小滑。原方加党参15g,砂仁12g。
心得体会:素体脾虚,饮食不洁,损伤脾胃,不能运化水液,脾虚湿阻,痰阻中焦,挟风上泛则眩,闭阻中焦则胸闷呕恶。先温阳健脾、祛痰熄风,症状改善,待痰已化,风已熄,继续调理脾胃,症状缓解。
签 名:孙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