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梁继荣工作室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发布时间:2022-12-23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852

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汪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9年

就诊日期:2022.12.26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冬至

 

主诉:反复头痛10余年,再发1天

现病史:患者10余年来反复出现头闷胀痛,时作时止,甚则恶心呕吐、畏光尾声,无视物不清,每因情志不遂而诱发,2-3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持续4h-1天不等,睡眠或口服止痛药后可缓解。昨日情绪不畅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患者左侧太阳穴及眉棱骨痛难忍,恶心,烦躁,不思饮食,胸胁胀满,夜不能寐,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而腻,脉弦而数。

 

既往史:既往无重大病史可载。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35/75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bpm,律齐,未闻及病理性瓣膜杂音,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

 

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头痛

证候诊断:痰湿化热

西医诊断:偏头痛

治    法:和解少阳,清化痰热

处    方:陈皮9g,云苓9g,半夏9g,枳壳9g,竹茹3g,钩藤9g,桑寄生9g,葛根9g,白芷3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

 

复诊:服上方4剂后,患者头痛即减轻,恶心悉除,食欲增加,6剂后头痛消失,精神转佳,惟心烦失眠。处方:茯苓12g,陈皮9g,半夏6g,竹茹12g,枳壳9g,黄芩6g,桑寄生15g,钩藤9g,丹皮9g,川芎6g,夜交藤20g,甘草6g,7剂。

 

 

心得体会:头为诸阳经所会,清阳之气随经上升于头,经络疏通,血液流畅,则头脑清灵。凡外感内伤,尤其是内伤如少阳胆气郁遏、肝气不舒、肝经血热、肝血瘀滞、肝肾不足、肝寒胃逆、痰湿化热诸因素,均可致清阳之气不能循经上升,头失濡养而引起头痛。本例为典型痰热头痛,治疗当和解少阳,清化痰热,同时根据各期虚实不通,有所侧重,先泻实后补虚,疗效显著。

                                                   签 名:孙洪然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