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健康科普】石从口入——认识胃石症

发布时间:2024-11-7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616
近日,脾胃病科新入了很多有腹痛,腹胀,反酸胃灼热症状的患者,经胃镜确诊是胃石症。


胃石症是什么?

摄入某些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及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通称为胃石症。胃石症病人可以完全无症状,也可以有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口臭、恶心、呕吐或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症状。可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和混合型胃石,在我国以过量或空腹食用柿子、山楂、黑枣、橘子、香蕉等形成的植物性胃石多见。发病机制1.胃柿石:柿子中含有鞣质、树胶及果胶,在胃酸作用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后者与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形成胃柿石。2.毛石:毛发进入胃内附着于黏膜不易排出,反复食入,因互相交织缠绕而形成发球。3.乳酸石:多见于高浓度奶喂养的低体重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胃运动功能弱,高浓度奶可在胃内形成乳酸胃石。临床表现胃石症早期无症状,因过量或空腹食用柿子或山楂等食物所致者,早期可有恶心、呕吐、胃绞痛及腹泻等症状。随着胃石体积增大,会逐渐出现上腹闷胀,沉重感,隐痛,食欲不振,口臭、恶心、营养不良等症状。呕吐多为非喷射性,以小口溢出胃内容物或少量清亮黏液为主;黏膜损伤或溃疡时可有腹痛、吐血或黑便,胃石过大时可形成梗阻,剑突下可触及活动性肿块,多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和溃疡穿孔、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腹泻等。并发症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为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若合并胃炎、胃溃疡、胃出血或幽门梗阻,可有反复腹痛、呕血、呕吐等临床症状。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对植物性胃石、应用碳酸氢钠治疗的历史悠久,可单独口服,也可同时加服等量发泡剂,加强疗效,缩短疗程。

2.手术碎石疗法:对于无明显症状和并发症的胃石患者,可以试行腹外按摩挤压,使胃结石破碎变成小块状,然后进行洗胃或口服泻剂,加快结块的排出。3.纤维内镜下碎石:可以在纤维内镜下用活检钳咬割、钳切、捣击、穿刺破坏胃石包膜或外壳,并反复用水冲洗干净。或在纤维内镜下用钢丝圈套器,套切石体,再用兜抓钳抓成碎块,让其自然排出。健康指导1.休息与活动: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活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饮食:要做到规律、合理,胃石症患者多伴有胃溃疡或糜烂,宜少量多餐,选择营养丰富、质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食物,禁茶及酒类。避免空腹食用大量柿子、山楂、黑枣、橘子、香蕉等,以免加重病情。内镜碎石后可口服可乐,因为可乐为碱性液体,可中和胃石。

3.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4.胃石症的关键是预防在先,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克服嚼食毛发等怪癖,积极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以防胃石再形成。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