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健康科普】警惕“沉默杀手” 关注肾脏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12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448
肾脏疾病由于发病相对隐匿,素有“沉默的杀手”之称。统计显示中国的慢性肾脏病发病率10.8%,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而知晓率却很低。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肾脏疾病,关注肾脏健康,故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呢?慢性肾脏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大于3个月。包括:1.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或病理损伤。2.没有肾损伤证据,但不明原因出现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


目前肾病科住院患者有几个典型案例:张某,55岁,20年前尿血,化验发现潜血阳性,尿蛋白阳性,2023年血肌酐升高约200umol/l,今年11月5日查血肌酐491umol/l。孟某,45岁,2024年11月4日因腰酸痛就诊针灸科,完善检查发现尿蛋白++,潜血+++,同时发现血压178/102mmhg,无头晕头痛等症状。宋某,60岁,2024年10月查体发现肌酐135umol/l,诉1年前查体肌酐98umol/l,查看当时化验结果尿检蛋白质+++。李某,58岁,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0年余,5年前出现视物模糊、夜尿多、脚麻、小便泡沫,化验发现大量蛋白尿及血肌酐升高,现因胸闷憋喘、恶心干呕住院,化验提示肾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治疗。张某,38岁,10余年前出现过敏性紫癜,并发肾病尿蛋白,反反复复直至尿毒症透析。2022年肾移植手术,脱离透析。2023年病毒感染后于年底再次透析至今。从案例看出,慢性肾脏病有哪些信号?1.常见症状:颜面、眼睑和脚踝的水肿;细小而密集的泡沫尿;像洗肉水一样,或者像浓茶一样的血尿;夜尿增多;尿量减少或无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高血压;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腰酸腰痛、乏力、面色暗黄等。2.检查异常:尿检发现尿蛋白、尿潜血;ACR化验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肾功能化验中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尿酸的升高;肾脏影像学检查肾萎缩、肾结石、多囊肾等。哪些疾病容易引发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乙肝、心力衰竭、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多发性骨髓瘤、药物性肾损害、梗阻性肾病如肾结石肾积水、多囊肾、反复尿路感染……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滥用药物、肥胖等也可能导致肾病的发生。所以,预防肾病不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还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去除潜在危险因素。


面对肾脏病,肾病患者要注意什么?1.调整心态,肾脏病是可控可防的,警惕肾病的发生,但不能悲观,恐惧心理只会加重病情,积极预防,积极治疗,与疾病共存。2.改变生活习惯,不熬夜,早睡早起;适当喝水,勤排尿,不憋尿;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戒烟酒;均衡饮食。3.预防感冒、避免各部位感染;尽量避免损害肾脏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某些抗生素、造影剂、化疗药、抗病毒药。 4.注意控制血压最佳为130/80mmhg,具体情况因人而异。长期血压控制不佳是肾病持续进展的原因。5.控制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控制在0.5g内是最佳,根据病理类型、原发病、个人情况等选择不同治疗方案。6.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蛋白尿、高血脂、高蛋白饮食等都是导致肾病不断发展恶化的因素。7.定期复查必不可少,谨遵医嘱,按时复诊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根据病情变化决定复查频率。8.切莫相信偏方,乱吃保健品,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有什么优势?西药治疗肾病,确有一定副作用,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肾衰竭肌酐升高患者,西药没有较好办法,中医药防止肾病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延缓肾衰竭进展,具有明确疗效,尽可能让病人晚点进入透析状态,可以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服务,为肾病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中医药治疗途径,包括口服、外用、灌肠。我院肾病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肾病治疗系列方,对于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及反复尿路感染有较好疗效。中医外治法能减轻腰酸痛、乏力、怕冷、水肿、失眠、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能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进展。目前我院肾病科开展的外治法有中药直肠滴入疗法、穴位埋针治疗、中医定向透药、结肠透析、隔物灸法、中药塌渍治疗、耳针等。具有益肾通络、化浊排毒、温阳补肾、缓解疼痛等作用。


 慢性肾脏病大多起病隐匿,虽然称为“沉默的杀手”,但实际上它是可防可控的,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治、延缓肾衰进展尤为重要。一旦发现肾脏病,需要专业医务人员的守护,也需要个人的日常保养。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肾脏。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