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居家如何进行呼吸肌训练

发布时间:2024-11-20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559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呼吸康复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呼吸肌训练是肺康复治疗的重要步骤。通过呼吸肌训练,增加呼吸肌群的力量和耐力,进一步改善呼吸功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吸困难。


呼吸肌训练常用方法

一、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指的是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慢慢呼气的方法。此方法气道内压高,能防止气道的陷闭,使每次通气量上升,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降低。吸气和呼气的比例在1:2或1:3进行,慢慢呼气达到1:4作为目标。吸气时默数1、2,呼气时默数1、2、3、4,延长呼吸时间,降低呼吸频率。每天3次,每次30分钟。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主要使用的呼吸肌为横膈,此呼吸法的目的是使横膈活动变大,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呼吸辅助肌的活动减少,从而使每次通气量、呼吸效率、动脉氧分压上升,使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减少。除了改善呼吸功能,还可以缓解精神紧张,促进胃肠道功能,改善认知状态,降低血压。

患者取立位,也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身肌肉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用鼻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缓慢用嘴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吸气与呼气时间比1:2或1:3。呼吸节律应缓慢、深长。避免用力呼气或呼气过长,以免发生喘息、憋气、支气管痉挛。如有呼吸困难或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应暂停练习。

注意事项:进行训练时注意监测血氧、生命体征、量力而行,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呼吸衰竭等患者切勿自行训练。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