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健康科普】教您正确认识便血与黑便

发布时间:2024-11-20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767

一、什么是便血?

便血就是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也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医学上将肉眼能见到的便中带血称为显性便血,肉眼见不到的则称为大便潜血。

二、出现便血为什么大便会发黑?

除滴在大便表面的新鲜血液之外,便血也常以黑便的形式出现。原因是消化道出血后,流出的血液在胃肠道内分解出铁,与细菌产生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呈黑色。


三、出现黑便后都是消化道出血了吗?

当然不是!大便发黑,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但是,有种便血叫“假性便血”是因为吃了某些食物和药物后会引起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吃了猪肝、动物血、番茄、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有时口腔或鼻腔内出血咽下后,也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这些就是假性便血,停用药物和食物后,“血便”就会消失啦。


四、怎样鉴别黑便到底是不是消化道出血?

除了排除以上药物和食物引起的大便变色外,临床上常用大便“潜血(隐血)实验”来进行鉴别。何为大便“潜血”,是失血量过小或血液已被分解而无法肉眼辨别的便血(例如黑便),必须通过“大便潜血实验”才能发现,一般来说,1天的消化道出血量在5毫升(一试管)以上,潜血即可呈阳性,而大便颜色可毫无改变。但潜血不代表出血量少,一些上消化道(比如胃、十二指肠)大出血的病人,虽然出血量很多,但血液在从食道到肛门这个长途旅程中已经被消化液分解成各种碎片了,只有通过潜血实验才能找到它的蛛丝马迹。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