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冬季控糖小妙招!

发布时间:2024-12-1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521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它是因五脏禀赋脆弱,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等诱因导致的脏腑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津液输布失常的一种疾病。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为典型症状。

日常生活中饮食不规律、熬夜、压力过大等等都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如何控制好血糖,必须坚持“五驾马车”的原则,即科学饮食、有效运动、合理用药、加强监测、正规教育。

冬季血糖升高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天气寒冷、活动减少,自身荷尔蒙的变化,热量摄入的增加,以及冬天各种感冒、流感等疾病的高发等因素。这些都会干扰胰岛素的产生和葡萄糖的吸收,会使血糖水平更难控制。

糖尿病病人冬季该如何控制血糖?这儿给大家一个小建议。所谓饮食是基础,怎么吃,有个“手掌法则”交给你。

主果拳:主食,一顿一个拳头;一天2~3个馒头。

蔬菜捧:一天1到2捧。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1把)可相当于500克的量,每天进食500至1000克(1-2斤)蔬菜可满足需要。像土豆、山药、红薯、莲藕等根茎类蔬菜由于淀粉含量较高,应该按主食算。

蛋白质掌:一天一个手掌心。50克的蛋白质相当于掌心大小、约为小指厚的一块。每天吃50—100克(2两肉)的蛋白质即可满足一天需求。

油脂尖:每天一个拇指尖。烹饪时油就不能放太多,要限制脂肪(黄油)的摄入,每天仅取拇指的尖端(第一节)就足够。

水果圈:食指和拇指的轮廓大小的水果。零食从三者中选择一:甜点(月饼等)—单手食指和拇指的轮廓大小:糕饼(蛋糕等)—单手手掌中心大小,零食(虾条薯片等)—单手一小把。

除了这些,冬天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

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血糖产生不利影响。暴露在极度寒冷中会导致体内释放压力荷尔蒙,从而提高血糖水平。尤其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友,冬季气温骤降,血管容易异常收缩,会增加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2、接种流感疫苗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从流感和感冒等小病中恢复过来的速度会更慢。如果血糖水平得不到控制,情况会更加复杂。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患流感的概率、减少去医院的次数,以及减少患流感后的病情严重程度。

3、经常锻炼

冬季人们为了避免受寒而避免运动,这是人类的自然倾向。如果你不能外出运动,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一些室内活动,比如瑜伽或力量锻炼。尽量不要空腹运动,因为空腹运动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运动时可带糖果备用。

4、保持充足的水分

室内供暖通常会导致脱水,这对糖尿病人有负面影响。尽量保持每天饮用1500~1700毫升的水。保持皮肤干燥,尤其是足部,冬季容易干裂诱发糖尿病足。

5、管理压力,勿熬夜

冬季是焦虑和抑郁的高发季节,其结果可能会导致自我照顾能力差和血糖水平不稳定。定期进行呼吸练习,天气好时到户外活动晒晒太阳,有助于保持精神愉悦。减少手机的观看时间,防止眼部并发症的出现。

我院内分泌老年病科护理团队是一支专业的团队,现有14名护理人员,其中专科护士2名,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9人,省级以上医院进修人员4人。全员有着丰富的糖尿病护理经验,科室定期举行的糖尿病知识宣讲大课堂,每周五上午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营养大餐”!

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病房电话:3068317,医护团队会耐心为您解答!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