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医者仁心蕴大爱,雪中送炭暖人心

发布时间:2018-11-26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695

11月21日下午,医院眼科主任王哲正要去手术室准备手术时,她原来的一位患者小张来找他了,看到小张脸是肿的,刚刚哭过,看到王哲主任他又哭了……王哲主任赶忙走向前安慰他,陪小张一起来的还有医院妇产科的张大夫,原来小张的妻子因宫外孕大出血,情况危急,需要马上要进行急诊手术,可小张只带了一百多元钱,交了100元钱押金后,医院妇产科、麻醉科马上进行诊治。得知情况后,王哲立即与慈善组织的热心人联系,先凑了3000元,和护士长一起,第一时间把钱送给小张应急……说起小张与医院眼科的渊源还要追追溯到十多年前。

那是大概在2004年,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张左眼先天性高度近视、网脱,来到医院眼科做了手术,从此,王哲主任与少年小张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术后1年,小张的左眼再次出现网脱,眼球也因此而萎缩了。就在小张19岁那年,他的右眼又出现了先天性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又网脱了,这次手术后,因为种种顾虑,小张决定硅油不再取出,但是好歹保留了一点视力。祸不单行,就在小张住院手术期间,他的父亲因为交通意外被大货车夺去了生命。通过这两次住院,眼科的医护人员们对小张的家境了解了许多,小张的父亲是50多岁才有了他,他的母亲智力低下,还不会说话,在小张的父亲去世以后,就是这娘俩相依为命了。在小张做第二次手术时,王哲主任就联系了一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帮助小张垫付了医药费。从此在眼科就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次小张的复查费用一律不收,有的时候医务人员还为他垫付药钱。

从此之后,眼科主任王哲就成了小张的新的依靠,小张经常给她打电话,有时候问眼睛方面的问题,有时候问家里的事怎么处理。在小张父亲去世以后,他就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转眼到2016年,26岁的小张结婚了,然而他的妻子先天的智力低下。这两年,小张给王哲主任打电话更加频繁了:由于他眼睛看不清,上台阶时摔骨折了;妻子怀孕了,生了个儿子,由于先天性疾病,出生后一周夭折了;妻子查出来有糖尿病了,王主任为他联系专家进行治疗……大事小事,小张都会找到王哲主任,而王哲主任也从未厌烦,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这位苦命的小伙子。

如今,小张的妻子又因宫外孕大出血在医院妇产科急救手术,11月23日上午,王哲主任与眼科医务人员把营养品和科室同事们为小张筹集的捐款2150元送到病床前,加上之前送去的3000元,小张妻子自付部分的治疗费就都解决了。

微信图片_20181126093623.jpg

100元的押金紧急入院、手术,妇产科没耽误一分钟的治疗,麻醉科主任郑均旗主动为小张尽量减免麻醉费用,眼科医务人员又伸出援助之手……在这寒冷的冬天,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的医护人员所做所行,体现了“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关怀和慰藉”的医学初心,这些普普通通的医护人员,体现了这个社会的德行和良心,大医精诚,就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小张一家的心。

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眼科一直坚持体现诊疗工作的公益性,常年坚持捐助孤寡老人、失亲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为他们捐款捐物并经常看望他们,并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联系各类社会公益团体,免费治疗一些眼科疾病,使多名困难群众重见光明。经常组织眼科参加卫生下乡、助学帮困、社会医疗等,累计共为群众义诊达5000多人次,为希望工程和送温暖工程捐款、捐物一大批。每年的6.6世界爱眼日”都举行各种类型的义诊活动,为眼疾患者免费治疗3500多人次。圆满完成 “百万复明工程”复明白内障手术任务885台,2009年起至今,累计完成国家“百万复明工程”贫困患者白内障手术955台,其他惠民减免费用白内障手术1579台,复明率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