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二十四节气养生——小暑养生

发布时间:2024-7-16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458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今年“三伏天”开始时间为7月15日。)

在这个节气气候炎热,运动宜缓不宜剧烈,避免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更不能挥汗如雨,中医认为汗为津液所化,津血同源,出汗过多会伤津耗气,导致疲乏、无精打采,所谓“无病三分虚”。小暑之际,天气湿热,心情难免有烦躁不安时,此时更应当多多宽慰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更不要大动肝火,以防耗伤心阴心阳,出现胸闷、心慌、乏力、血压升高、头晕等不适症状。

保健养生


1、小暑时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肥腻,切记不可贪食生冷食物,可适当喝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解暑祛湿,或多食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萝卜、番茄等蔬菜。注意顾护脾胃,防止湿邪伤及脾胃。

2、三伏天正是做灸的好时候,“冬病夏治”督灸: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缓解风寒、湿邪导致的颈肩腰腿痛。自己在家可以灸关元、神阙等穴固护元气、提高免疫力,配合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健脾祛湿。

3、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酷热的天气容易影响夜间睡眠质量,不仅容易导致白天疲倦,也有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所以午睡很重要,找处舒适的地方小憩一会适当补充精力。

4、运动应避开温度较高的时候,可选择晨间、傍晚散散步或游个泳。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