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退寒意起,潇潇秋朗明。秋三月是经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以中秋作为气候转化分界,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
佳节团圆之际,亲友赏月共饮,难免饮食不节,肠胃内伤;而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寒,燥邪盛行,情志性疾病易多发生。在此期间,如何做好身心调养?来听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科的专家们如何说:
一、食养当道,有节有律(一)均衡膳食:节日期间,饮食应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尽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给肠胃造成过大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二)月饼适量: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是中秋节传统佳品,但往往高糖、高脂。建议每天食用量不超过一个,并尽量搭配热茶或白开水,以帮助消化和减少油腻感。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更应谨慎食用,避免加重病情。(三)推荐食材:1、秋季天干气燥,宜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蜂蜜、百合等。2、适量食用鱼肉、虾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以补充身体能量。3、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豆类等,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二、形养佐力,有规有矩(一)早睡早起: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早睡早起还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预防心血管疾病。节日期间,人们往往忙于各种聚会和活动,容易感到疲劳,更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身体造成损害。(二)适量运动:节日期间,虽然聚会增多,但也要注意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以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三)情绪乐观: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应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保持愉悦的心情。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旅行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三、医养相助,福乐安康秋养正当时,有医养助力更会事半功倍。所谓“上医,治未病也”,我院治未病科可根据个人体质类型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个性化中医养生调理方案,包括情志调畅、膳食调养、运动调摄、穴位保健与经络调养等,同时依托全院专业技术优势,启动亚健康人群与疾病人群的专业化治疗与调养,并侧重于发挥传统的绿色中医干预技术,如冬病夏治、冬病冬治、中医冬令膏方进补以及针灸、推拿、艾灸、督灸、脐灸、脐疗、刮痧、熏蒸、耳穴压豆、茶饮、药膳、足浴等多种中医特色适宜技术,皆可助您祛除病邪,增强体质,调和至正气充足,阴阳平衡的良好状态,达到未病先防、未病先养的绝佳养生效果。皎皎中秋月,清辉照四方。养生宜此时,心静体自健。愿您佳节多喜乐,岁岁常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