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爱 女 48岁
2020-01-03初诊:咳嗽痰多,有痰不易咯出,睡眠可,大便干,烦躁不安,天气转凉容易咳嗽,白痰,无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浮。
血常规结果大致正常
中医诊断:咳嗽(痰湿蕴肺证)西医诊断:
处方:桔梗15g瓜蒌15g厚朴10g黄芩15g紫苏叶12g蜜麻黄10g黄连6g浙贝母15g 连翘15g桑白皮20g 牛蒡子10g甘草3g僵蚕12g 煅瓦楞子(先煎)30g 海螵蛸(先煎)30g蜜远志15g姜半夏9g杏仁9g
决明子15g5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医家论咳,不论新久均与痰相关。肺失宣肃,水道不调,停聚为痰,痰阻气逆而咳嗽频作,因此“治痰”药物是诸多分类中最重要的一环,化痰止咳平喘药中,主要是用宣肺肃降之“动药”,用于咳嗽气喘频频、痰稠胸闷者,如桔梗开宣肺气、化痰宽胸;半夏辛散降逆、能走能散,用于燥湿化痰,如为风寒所致咳嗽,则可应用麻黄、细辛,二药发散风寒功强,温肺化饮、镇咳祛痰,蝉蜕、僵蚕、地龙在治疗“风痰咳嗽”上最为常见,而现代研究认为僵蚕、蝉蜕、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阻断交感神经节传导,抗炎、抗过敏作用,咳嗽是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用药上不能单纯使用清肺热、宣肺气、祛痰饮的药物,需要应用中医整体观念从“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着手,合理使用各类药物,以达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