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王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4年
就诊日期:2023.03.20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雨水
主诉:头晕10余天。
现病史:患者近10余天头目眩晕,视物旋转,伴恶心欲吐,口干口苦,平时大便偏干,纳眠尚可。舌边红,苔白干,脉弦滑细。
既往史:既往“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
过敏史:有“冷空气及花粉”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30/74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8bpm,律齐,未闻及病理性瓣膜杂音,双下肢不肿。颅神经(-),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不高,双侧巴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CT:腔隙性脑梗塞
中医诊断:眩晕
证候诊断:少阳郁热,肝脾不和,
西医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治 法:和解少阳,调达肝脾
处 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法半夏10克,泽泻15克,白术10克,白芍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生姜6克,大枣6克。7剂,水煎服,日1剂。
复 诊:服药一周后,眩晕未再发作,继服7剂,诸症悉安。
心得体会:眩晕多属肝的病变,可由风、火、痰、虚、瘀等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因痰饮而致眩晕临床最为常见。此患者眩晕、口苦、口干、脉弦,少阳病提纲证俱现,故除痰饮外,尚有肝气郁结化热,横逆犯脾之病机。故投以小柴胡汤疏达少阳枢机,恢复气机升降。又因患者呕吐,苔白,脉弦滑,当为少阳气郁,肝郁乘脾,脾虚失运,痰饮内生,《金匮要略》言“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所以合入泽泻汤,方中白术健脾运水,燥脾化饮;泽泻渗利水湿,两药相合,眩晕当止。
签 名:孙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