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宋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4年
就诊日期:2023.02.27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立夏前
主诉:心悸伴周身乏力1月余
现病史:初起寒热泄泻,5天后热退泻止,但胸闷心悸,头晕乏力,寐短纳呆,咽喉有堵塞感,午后低热,苔薄黄腻,脉弦小数。
既往史:既往体健,月经规律,婚育史正常。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10/65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6bpm,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未闻及病理性瓣膜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伴早搏后ST—T段变化。
中医诊断:心悸
证候诊断:痰湿中阻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治 法:宣化利气,养心和胃。
处 方:藿香梗、焦楂曲、广郁金各9克,黑山栀6克,川朴4.5克,瓜蒌皮12克,生苡仁20克,白蔻仁(后下)3克,淮小麦30克,炒枣仁10克,丹参l5克。水煎服,日一剂。
复诊:服药5剂后胸闷不舒、咽梗减轻,低热未退,动则气短汗出,苔薄腻,脉虚细。治拟扶正祛邪,调和营卫,处方以桂枝6克,炒白芍、炒枣仁各10克,炙甘草3克,银柴胡9克,炒黄芩6克,太子参、全瓜蒌、丹参各12克,淮小麦30克,糯稻根须24克。7剂,水煎服。三诊患者胸闷心悸渐平,行动后微有心慌,大便正常,纳食可,精神日趋健旺,舌质红,脉濡细。上方继服。
心得体会:患者体质素亏复感受外邪,时邪夹湿由表传里,侵犯心胃,治宜宣化利气,养心和胃。待患者症状好转,治拟扶正祛邪,调和营卫。疗效确切。后患者心损已得好转,脾运亦复,气血得资生之源,乃培补心脏之本。
签 名:孙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