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吴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53年
就诊日期:2022.08.08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立秋
主诉:发作性头晕5年余。
现病史:患者5年来时有头晕,遇劳或精神紧张易发,头部自觉发热,持续数小时不等,素有健忘,精神不集中,右胁下时有掣痛,大便有时稀溏,胃纳尚可,睡眠不佳,舌红无苔。脉沉细数。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35/75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bpm,律齐,未闻及病理性瓣膜杂音,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
辅助检查:颅脑超声: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中医诊断:眩晕
证候诊断:肝郁血热
西医诊断:高血压
治 法:平肝清热
处 方:茯苓12g 酸枣仁30g 石斛12g 白芍12g 香附6g 栀子6g 石决明20g 夏枯草9g 地骨皮9g 丹皮12g 荷叶12g 竹茹9g。水煎服,日一剂。
复诊:服药后诸症减轻,偶有心慌。前方去香附、地骨皮,加蒺藜6g、菊花9g、远志6g。再诊睡眠好转,诸症均减,尚微感头晕欲吐。前方去栀子、丹皮,加陈皮6g、炙甘草3g。再诊除有时微感头晕、睡眠不稳固外,余症均减。拟以丸药调理肝脾,兼滋心肾,以资巩固。处方:炙黄芪24g 当归9g 党参16g 白术12g 茯神15g 远志9g 酸枣仁18g 炙甘草6g 木香6g 白芍15g 琥珀6g 五味子6g 生地15g 珍珠母15g 龙眼肉15g
心得体会:健忘,眠差,协痛,俯则头眩,劳则血压上升,皆系肝郁血热所致。徒用凉药而不平肝,则肝愈郁,而脾胃反受其损,所以时有胃痛便溏之象。先用平肝清热,终用肝脾两调,先后本末,各有兼顾。
签 名:孙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