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胃脘痛案

发布时间:2022-12-26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5925

徐某,女,35 岁,薛城区食品店店员。

一诊(2022.12.6)

主诉:胃脘胀痛两年余,加重一周。一年前因过劳、生气后,始感胃脘胀痛不适。情志不畅,食后常感胃中嘈杂不宁,口苦口干,腹胀纳少。伴胃脘隐痛,偶有加剧。近一周尤甚。大便秘结,数日行,小溲短少。夜寐不安,周身疲乏无力,精神倦怠,或烦躁不安。在外院做胃镜检查,诊断“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予中西药奏效不显,为求中医治疗,遂来就诊。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

既往史:无。

中医诊断:胃脘痛。

证型: 肝胃郁热,损耗胃阴

治则:清热泻火,疏肝和胃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黄连10g,橘皮 10g,姜半夏 10g,佛手10g,炒枳壳 12g ,竹茹10g,甘草6g,北沙参15g,麦冬10g,炒白芍 12g,石斛12g, 瓜蒌 12g, 火麻仁12g。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12.13)

服上药后,胃痛明显减轻,大便畅通,纳食增加,情绪好转,余同前。治守原方服药七 剂。

三诊:(12.20)

诸症均减,胃脘胀痛已很少发作,唯因近日食冷及辛辣刺激制品之后,吐泻并作仿葛根芩连汤加焦三仙各 12g、炒谷芽10g。三剂药后,吐泻遂愈。

四诊:(12.23)

标症已除,仍从本治,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茯苓15g,橘皮12g,蒲公英15g,

黄连10g,连翘10g,炒积壳10g,姜半夏 10g,白芨 10g,甘草6g,竹茹 10g。上方药继服 1 个月,诸症向愈,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胃镜复查“胃粘膜正常”。

按:临床多年观察,萎缩性胃炎患者大多有痛、胀、嘈三大主症,病机可概括为“热郁气滞,胃失和降”,气滞不通则痛,胃失和降则胀,热郁中焦则嘈杂。梁老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法治疗此病,颇为应手。

老师批语:《丹溪心法》云: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而痛,结郁于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此病人病因病机与之相似,选黄连温胆汤加减而效。萎缩性胃炎是胃炎(肥厚性胃炎,浅表性性炎)中较为难治的一种胃炎,临床选药要慎重。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