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级

【清廉枣中医】以药喻廉︱茯苓·扶正祛邪益廉洁

发布时间:2024-9-25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442

茯苓·扶正祛邪益廉洁

茯苓始载于古代医著《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茯苓寄生于赤松、马尾松等松属植物的根部,药用部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药王孙思邈在《枕中记》中记载:“茯苓久服,百日百病除”。茯苓药效受到历代医家重视,自古便有“四时神药”的美誉。

640 (26)

☆茯苓的性味、归经、功能及主治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除了利水消肿、化湿圣药之外,茯苓还能安魂定心,神止气定,是凝心安神不可多得的良药。


☆廉洁寓意

湿为百病之源,茯苓以其淡渗利湿的功效,祛除湿气,根除病源,大病皆无。如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直击“病根”,祛除“病灶”,深化作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祛除歪风邪气与树立新风正气并举。


☆廉洁提醒

标本兼治  扶正祛邪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的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在快节奏、易浮躁的社会,党员干部要学习茯苓的精神宁心安神,要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力戒浮躁”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内心涵养一汩清泉,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待人接物,才能在诱惑面前做到百毒不侵,在欲望面前做到金刚不坏,始终遵从眼里那一份宁静,坚守心中那一方净土。
    总计0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